[電影] 紀錄片│北韓搖滾解放日/ Liberation Day (2018)
已更新:2022年11月28日
週日看完這部片,就覺得一定要找時間來寫個心得。

如果要很谷阿莫式的簡而言之,我會說記錄片帶來一種灑狗血般的快感;從剪接的方式,搭配音效、對話與影像,整部片具有充分的音樂性和故事性,如同交響樂起承轉合,時而細碎低語,時而嘶吼震盪。
但,當然不僅是如此。

北韓對多數在民主社會中成長的我們,無異是另一個星球的存在。當前衛的工業樂團受邀前往北韓參加「祖國解放日」的演出,實在是相當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也令觀眾不斷好奇究竟會交流碰撞出什麼火花。很喜歡影片中的一段話:「我們感興趣的是真相,但真相有時候不會導向和平。」
所謂的真相是什麼?一個脫隊的樂團成員在城市晃盪後困惑的提問,北韓似乎不像他想的那樣,如果那是演的,那實在是演得太多也演得太好。更不用說,大家對於北韓合唱團女孩們的天籟美聲與形象中純粹潔淨的一致讚賞驚艷(正因為身處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才能保有幾乎無污染的天真氣質),順便酸了一下歐洲人都太憤世嫉俗。

當然也如實的呈現,在共產社會中的無效率與集體主義,凡事都不是一人能決定的,所以需要不斷的詢問和討論,經過所有人同意,才能實際執行。因此,Laibach事前精心準備的投影片內容和曲目,幾乎全數刪減和調整,更遑論歌曲演唱的方式不能讓北韓觀眾感到太「陌生與衝擊」。
片中有更多的提問,而不是解答。包括呈現歌曲原本的mv,一開始曲目打算演繹的風格,每次略帶衝突的溝通討論,以及對於審查委員提出「現在先不要拍」中斷後的想像;觀眾會忍不住去看去想,為什麼這樣也不行?而非灌輸任何武斷的偏見和評論,至少我蠻認真的在思考彼此文化的差異。(說不定談戀愛也很需要這樣)(遠目)

Laibach或許起初抱著「每道牆都有裂縫,魔鬼就是從裂縫進來」的心態想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用音樂來撼動一些什麼;可影片最後卻透露帶有反思意味的重複這段話,詢問「但我們真的要讓裂縫更寬嗎?」要改變的究竟是什麼?這個國家的體制真只有西方資本/民主主義形塑出來的缺陷或痛苦嗎?新的音樂形式能激發或帶來更好更快樂的轉變或發展嗎?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紀錄片的目的必然是為呈現、保留與記載某一種真實。然而紀錄片都真的可信嗎?這又回到眼見是否為憑的議題,例如影片與樂團演奏是在何種情況下促成,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否也可將之視為一部官方合作影片?XD 而影片的英文副標是A Documentary Musical(一部紀錄片音樂劇),是否又可以當作包含某種戲劇性展演的暗示?或者,這又是Laibach以服從樣貌來表達另一種形式的反諷?
但無論如何,每道牆都有裂縫,這部片會為心靈的裂縫吹進一陣風。
......
╠ 萊巴赫(Laibach)樂團╣(以下為網路資訊)

一支成立於1980年的斯洛維尼亞前衛工業樂團。1980年的斯洛維尼亞尚未獨立,仍舊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成員,而「萊巴赫」則是緣自二戰期間納粹佔領的其中一處地名,許多盧布爾雅那市民曾在這裡慘遭屠殺,這個字詞遂成為象徵極權主義的恐怖回憶。
萊巴赫曲風多為歐洲冷冽的工業搖滾,社會主義的創作主題合併反串法西斯主義的表演內容總是備受爭議。然而,他們的舞台表演卻相當吸睛,不單是模仿帝國主義的軍服制度,強力去除「個性化」,創造出強烈特殊性,就連演唱方式也以低沉渾厚的軍歌式唱法演唱,鮮明色彩受到歐洲樂團們爭相模仿。然而這些嘲諷味十足的表演常讓政府官員看不懂,進而被宗教與多個國家列為拒絕邀請的黑名單。
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tIbQ1sddc
Laibach萊巴赫 ►
☜The Whistleblowers☞ https://youtu.be/c6Mx2mxpaCY
☜Life is life☞ https://youtu.be/LB9lObWclFQ
#北韓搖滾解放日 #lifeislife #laibach #liberationday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