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2014)
已更新:2022年11月28日

導演: 中村義洋 編劇: 林民夫 / 湊佳苗 主演: 井上真央 / 綾野剛 / 菜菜緒 / 金子統昭 / 小野惠令奈 等 類型: 劇情 / 懸疑 官方網站: www.shirayuki-movie.jp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4-03-29(日本); 2014-07-18(台灣) 片長: 126分鐘 又名: The Snow White Murder Case
◆劇情簡介﹕
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湊佳苗同名小說。任職於化妝品公司的美女三木典子,在一場同事的送別會後,翌日卻陳屍在人煙稀少的國家公園,且死狀悽慘;而由於該公司的「白雪」香皂最為聞名,這樁案件被網友命名為「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各種同事間的流言、八卦,昔日親友的小道消息以及網友的臆測,甚至在記者的訪談剪輯中,透過傳媒紛紛指向公司中的另一位長相平凡的同事城野美姬…
◆中文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4dfhhepTlQ
◆好看推薦指數﹕★★★★
◆觀後感﹕
影片敘述手法秉持了湊加苗一貫拼圖式的風格,以一位平日不得志又喜歡上網推特的記者為開端,因曖昧對象吐露自己與近日轟動的殺人事件受害者為同事,在公司、朋友、家人與局外者各說各話的說詞中逐漸完整和看清事件全貌所展開的故事。故事用記者訪談的手法來表現,採訪的鏡頭讓觀眾有鏡中鏡的觀賞樂趣,也滿足窺探、發現他人秘密般的慾望。除了片頭的屍體,劇中並沒有什麼重口味的畫面與橋段,節奏卻相當明快,從對可疑同事周遭的訪問,受到投訴後追加對女主角國中、小學同儕、居民與親友等親近者訪談,在節目上如何剪輯、斷章取義成吸睛的主題報導,最後當事人對事件的澄清與告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些說詞的差異和出入,不管是出自無心或刻意扭曲,正好應證了心理學家所言﹕「凡是說出口的都是謊言」(人的記憶也會隨著情境而調整),孰真孰假的困惑也是讓人不斷想看下去的動力。
我私心認為本片的另一大賣點,無非是女主角井上真央的高超演技,她把角色中陰沉、古怪且有些遲鈍的特質詮釋得很棒,觀影的過程不免覺得「啊看起來真的很像會犯罪的人啊!」「欸這樣真的會被逼瘋吧! 」,加上劇中人物時而正向,時而貶損的評價,讓人對這位有點神祕又可憐的人物產生好奇,想對她的人生結局一窺究竟。
其中最有趣的部分即是反應網路社交工具產生的人云亦云、網路公審與肉搜等現況,而這些閒雜人等的眾說紛紜卻經常成為影響實際生活中的主要意見,藉由傳媒來引發騷動,甚至干擾辦案的方向;然而,一旦事件明朗化後,大家又如同沒事人般一哄而散,見風轉舵的發表後見之明,找個代罪羔羊,無視自己在網路評論帶來相關的道義與責任,指出了網路正義的反覆與盲目。
此外,編劇細緻的鋪敘眾多角色喋喋不休的訪談與對話,環環相扣又不致混亂,一步步帶領觀眾好奇與推敲罪犯可能的心路歷程,讓人享受閱聽過程瞎子摸象或霧裡看花的樂趣。這些真實又日常的對話,勢必令人身歷其境,可能進而聯想到生活周遭的某個人而引發共鳴。最後,你一定會發現自己忍不住品頭論足起劇中的角色,如同那些推特上的鄉民,認為誰發言實在很愚蠢、白目,誰和誰也太自以為是,危言聳聽,就像平時看了一則新聞八卦,還是肥皂劇,都是事不關己的想湊熱鬧,發表意見,完全忘記命案本身。乍看我們是觀眾,應當旁觀者清,但事實上局外人並不見得就能掌握事情的全貌,反而在論斷過程中經常有失公允。
人言可畏是電影中主要諷刺的核心,而導演與作者所意圖呈現的更是人性中亙古不變的本質:忌妒、競爭、貪婪、批判、善變、自圓其說,當然還有希望、照顧與陪伴,無論是正面與負面,無論虛擬或真實的空間,就是如此不斷糾纏與交織的上演。在推理小說/影片中,許多觀眾總是驚訝於那「鼻屎般的動機」竟能帶來「汪洋般的殺意」,不過若回顧自己求學與職場生涯,校園霸凌與欺侮經常都不是起於什麼驚天動地的理由,而是找到一個合理化自己宣洩惡意與攻擊的對象,但手段之殘忍往往卻彷彿吃了惡魔果實,難以想像。這部作品,看來既是輕鬆、充滿詼諧,卻也擲地有聲描繪出人性中的陰影,值得省思。
我想起幾年前鄭捷的殺人事件,或者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在人人喊殺的氛圍中,有時我不免感到哆嗦與恐懼。難道因為對方是惡人,所以我們也就能不負責任的惡言相向,甚至過程無視受害者與加害家屬除了憤慨、悲慟、不解與害怕,還需要療癒?我們又在社會結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是否曾經也曾對誰往深淵推了一把,落井下石?當我們處於困境中是如何怨懟他人無法陪伴、理解與救援,立場互換,就成了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追尋正義與真相是費事的,人性求得往往是迅速立即的、眼前的痛快!存在的孤獨和無意義感,也是我在片中感受特別強烈的,是否正是劇中人物何以紛紛當起鍵盤柯南,時時刻刻發表個人觀點,渴望受到觀注與肯定的價值?女主角面對諸多網路評論的攻擊,也開始對自我認同感到質疑。傳媒帶來的人際連結與斷裂,不安與親密,可以談得太多太多了。
故事的結局是光明的,我想這是賣座電影的必備元素(畢竟生活已經很苦了嘛XD);正如同潘朵拉盒子裡留存的希望,古今中外我們都是盼望著壞事過去,雨過天晴,好人平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