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巴黎-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一日遊(冬季篇)
已更新:2022年11月28日
三年前第一個造訪的歐洲城市就是巴黎.那時候就想著要挑一天到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走走,
無奈當時的自己是菜鳥一隻,沒有事先做功課,就想動心起念跑到這麼遠的地方去,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並沒有成行.
而第三次踏進歐洲,對其面貌已熟悉到有些油條的筆者,終於有能力可以跑到這個距離巴黎至少有三小時多車程的遙遠邊境.
關於如何從巴黎來回聖米歇爾山,請參考本篇 [交通] 巴黎出發—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來回交通流程
為什麼聖米歇爾山這麼遙遠,但許多造訪巴黎的遊客仍趨之若鶩;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人數,每年超過350萬人次? 筆者整理的理由如下︰ 1.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2.抓對潮汐時間,有機會一覽萬馬奔騰的自然景觀. 3.蓋在小丘上的修道院建築群,比小丘本身高出近兩倍,卻很堅固. 4.由於潮汐與建築,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5.修道院是僅次於耶路撒冷與梵諦岡的天主教聖地. 6.沿途可一覽法國的鄉村風光. 聖米歇爾山官方網站可以看到更多相關資料,如果不熟悉英文或法語也沒關係,使用google瀏覽器,按右鍵就能翻譯成中文. 世界第8大奇蹟:聖米歇爾山(大紀元) 這篇報導對聖米歇爾山有很詳盡的介紹.
接下來進入正題,筆者在2017/01/23拜訪冬季的聖米歇爾山,這一天的路程大概是︰周邊→山頂修道院→美食.
一、周邊
10:50下巴士進入遊客中心晃晃,接著出來搭接駁車到聖米歇爾山的腳下.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這種獨特的景致,
還沒下接駁車之前就夠雀躍了.更雀躍的是,明明接駁車上都是散客,筆者居然遇到兩組台灣人!!
一組是來自高雄的年輕情侶,一位是來自台南的獨行女性背包客;他們的下榻都在雷恩(Rennes),
是採用深度漫遊的方式玩法國的,台南女生跟筆者說雷恩有個街區也擁有特色建築群,如果不想當天來回巴黎,
也可以選擇在雷恩留宿一夜,順便欣賞那個城鎮的景致.

今天晴空萬里陽光普照,雖然氣溫還是偏低,依舊是出遊的好日子.在這邊抬頭評估了一下山城大小,
覺得這不是一個會讓人晃到下午五點的地方,山丘的規模並沒有到非常大(事實上也確實提早逛完了).
不斷有直升機來來回回的停靠在尖塔旁,看了網站簡介是一種高級玩法,畢竟只有在乘坐直升機的情況下,
最能貼近尖塔頂端的大天使聖米歇爾.不過價碼如何就不太清楚了.

由官方網站提供的潮汐時間表,大概可以了解一個月有四個周期,其中兩個周期可以看到明顯的潮汐,另外兩個周期無法.
以下以2017/02的潮汐時間表作為例子,1月底到2/2能看到明顯潮汐,大概為期一週,接著會有一週潮汐不明顯(3~8號),
再接下來一週明顯(9~16號),然後又是一週不明顯(25~).

筆者這次趁著春節連假出遊,規劃的時間不巧遇上潮汐不明顯的時候.目前大退潮,可以看到聖米歇爾山的碉堡圍牆裸露在沙洲上.

☺小叮嚀︰
退潮時的沙洲,可能會有人想跳下去一路走到海岸邊,也確實從照片上就可以看到幾個華人跳下去了.但這是不安全的.
聖馬洛海灣底下有不少坑坑洞洞的地下海床,沙子可能被暗流帶著滑動,也就是說,跳下去走,很可能會一腳踩進流沙裡,
希望遇到大退潮的旅人們,對這壯觀的景色,用眼睛看就好.
從入口處爬一小段斜坡就可以看到城門,旁邊有一張地圖,讓你了解這邊的大致路線.地方不大,怎麼走都會繞著山丘,向上就是修道院,
可以不用太過緊張,放鬆心情隨意走動即可.

進城門後的左手邊就可以看到蛋包料理專賣店—La Mère Poulard(布拉媽媽),創始於1888年,可說是超過百年的知名老店了.
大家都說到了聖米歇爾山,一定要來吃這家有名的蛋包.有人說好吃,有人說普通,但可以確定的是高貴也很貴,吃份點心要花個一千多台幣.
每一篇食記幾乎都是抱著朝聖的心情進入,也覺得食物算好吃,但總嘀咕著不過就是六~八個蛋弄成的烘蛋,為什麼就要花這麼多錢呢(哭
其實法國甜點本身就都很不錯,用料實在,跟台灣為了壓低成本,常常使用大量人工香精的檔次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興趣,倒是可以一試,
但是筆者對於CP值不夠高的東西一向興趣缺缺,寧可在巴黎市區的熱門甜品店吃售價3.1歐元的美味巨無霸草莓派,因此就跳過了.
(不過等等有聖米歇爾山當地餐廳的生蠔套餐會介紹給各位)

右手邊則有以聖米歇爾山為包裝封面的各式禮盒可供挑選,想買伴手禮的人可以先控制住,等行程結束,準備離開的時候再來採買XD

除了各式商店與餐廳外,也有下午一點才開始營業的郵局.旁邊的商店購買明信片後,就可以到這邊買郵票寄出.
因為環境寬敞,有立桌和筆可以使用,在這邊沉澱一下寫寫明信片也是不錯.覺得工作人員滿友善的.

聖米歇爾山以中心聳立的修道院為主軸,在週邊腳下發展出聚落,商店和餐廳幾乎都聚集在靠近平地的地方,但可以看到不少向上延伸的階梯,
往上走就會越來越窄,然後就能到修道院門口.

往上爬的中段有漂亮的綠化空間,這在冬季的巴黎市區幾乎是看不到的,綠意盎然,讓人覺得心情很好.

爬得越高,就可以看得越遠,從高處看到的大退潮海灣,就像一個大型砂石場.這樣講有點煞風景,但筆者覺得滿壯觀的啦,
在有著驚滔駭浪的潮汐時間來看,應該就能看到更厲害的風景.

二、山頂修道院
一路觀看各式風景,慢慢就會移動到修道院門口.這是聖米歇爾山最大的賣點與傳說.再貼一次連結 世界第8大奇蹟:聖米歇爾山(大紀元)
這篇報導對聖米歇爾山的歷史和物理環境有很詳盡的介紹,肯定比筆者東抄西抄一堆沒考究的說法來得嚴謹,請各位務必點進去看看^^
歷史簡介—
公元708年時,紅衣主教奧貝被大天使聖米歇爾託夢,說要蓋一座建築物彰顯他的偉大,可是託夢兩次,奧貝主教都左耳進右耳出,
第三次的時候,大天使就在主教的頭上戳了一個凹痕.奧貝主教這才發現原來不只是夢啊.於是聖米歇爾山上誕生了第一座教堂.
不過教堂年久失修,早已毀壞剩下一堵牆.後來10世紀到11世紀,陸續蓋了修道院和教堂,雖然現在的指標尖塔尚未形成,但由於位處山頂,
還是動不動就被雷劈中引發大火.到12世紀的時候才蓋了高塔樓.而13世紀初在周遭修建含壕溝的圍牆,這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相當有用,
配合周邊每半天就會被潮汐淹沒的地勢,成功抵擋了英國軍隊的攻擊.總之在20世紀之前,修道院建築群毀壞又修復了非常多次,
目前最指標的哥德式建築尖頂,上面那個500公斤重的大天使聖米歇爾鍍金雕像,是在1879年才出現的東西.
依照指示爬上階梯,通過簡單的安檢,確認遊客身上沒有帶違禁品,就可以進入售票大廳.

左圖是售票大廳,一旁可以看到大天聖米歇爾的雕像,牆上也有畫像.因為修道院的買票處只提供簡體中文的簡單摺頁,
並沒有中文導覽,而沿途的解說看板也沒有提供中文敘述,只提供英文和日文,建議可以先將上面那篇報導存放在手機裡,
進修道院參觀的時候就能供作參考.非歐盟國的成人門票是10歐元.
(由於英文解說充滿著艱深的建築詞彙,筆者私心覺得瀏覽日文解說的漢字敘述,然後自行腦補還比較容易懂XD)
買完票,先依照箭頭指示,從入口處走出售票大廳,然後向右轉,這邊有像這樣的小徑,稍微小爬坡後,從上層參觀起,慢慢向下層移動.

參觀簡介 —
尖頂上的聖米歇爾金像,在室外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象徵著整座山都在大天使腳下.
教堂內部,可以看到木頭質地的拱狀天花板,非常特殊.一旁有著教堂都會有的管風琴,還有宗教儀式舉行的照片.
走廊能看到具備精緻雕刻的梁柱.下樓後牆上有一幅塑像,正描述著奧貝主教在睡夢中被大天使聖米歇爾戳腦門的情景.
底層建築的天花板結構,採用當時被廣為利用的拜占庭弧三角拱設計,對建物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
在窗邊還有一個超大滾輪,可由囚犯聯合轉動,將山腳下的物資,藉由窗邊的軌道車拉到山頂.
這座修道院的面積不大不小,但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當時傳教士等人在內部活動的痕跡,像是供傳教士散步的長廊,
也有很多不起眼的建築.雕刻小細節,甚至看起來像被封著的密道,值得遊客在內慢慢的品味.
當遊客參觀完畢,不免俗的會在出口前經過紀念品店.下面是筆者在店裡看到的一組西洋棋,製作十分精緻.售價當然也很高貴.

如果想和修道院來張合照,那麼參觀完畢後,出口處下來的廣場會是一個絕佳地點.

三、美食
這時候將近下午一點,同行的高雄情侶檔和筆者肚子都有點餓了,回到底下的商店街,往後面一直走,會看到比較多餐廳林立,
也會有一些點心攤,不過一小片pizza就要5.5歐元,一塊像大亨堡的鹹食就要7~9歐元,說起來還真是不便宜.
高雄情侶檔決定就先吃這些小東西墊墊胃,回雷恩(Rennes)再飽餐一頓.
而筆者則是逛了幾間紀念品店後,盯著餐廳外面的菜單,突然心一橫,就入內消費了!!

其實這些餐廳販售的餐點和價位都大同小異,20歐元左右的套餐可以吃到法式鄉村風格的漢堡.薯條.沙拉等,會附上餐前的法式小餐包.
服務員會問需不需要另外點飲品,飲品的售價約7~9歐元,利潤比較高,所以餐廳一般都會私心希望顧客加點.
但很明顯的,周邊用餐的法國家庭們並不吃這套,大家都配白開水而已,畢竟聖米歇爾山的餐飲消費本來就比其他地方貴.
如果不需要的話,就大方請服務員提供白開水,顧客來店裡消費,這點要求很合理.
順便一提,在這邊用餐,你會感覺每位服務員以一種有尊嚴.有專業,看起來都像老鳥的氣息,既閒適又俐落的在做他們的工作,
感覺滿好的.台灣的職場尊嚴何時能夠爬升到人家的層次呢?但法國老百姓可都是靠長年的動員罷工,來爭取到工作權益的.

筆者這次選擇的餐廳是Le Mouton Blanc(白羊傳統餐廳),這間店除了提供餐飲外,亦經營聖米歇爾山當地的住宿.
電話:+33(0)233601408
地址:Grande Rue, 50170 Le Mont-Saint-Michel
本次點的是29歐元的優質組合,可以在組合清單中挑選一道前菜.一道主菜和一道甜點.
在下挑選的是︰前菜—生蠔,主菜—傳統燉羊肉,以及甜點—鹹奶油焦糖提拉米蘇(Tiramisu with salt butter caramel)

前菜—生蠔有六顆,不是很大顆,但很新鮮,充滿濃濃的海味,在下非常喜歡.覺得加點檸檬汁就夠了,旁邊微辣的佐料太搶味.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依舊很回味這些生蠔的鮮美,好想再吃一次(流口水

主菜傳統燉羊肉,和紅蘿蔔等蔬菜燉煮,湯汁甜美,羊肉已經燉得很軟很容易入口.佐上芝麻葉沙拉和厚實的馬鈴薯千層派,
就算是筆者這樣大食量的客人,依舊能夠吃得非常飽,飽到差點吃不完.因此建議在等候餐點的時候,桌上的餐包不要吃太多.

甜點—鹹奶油焦糖提拉米蘇,從它與餐墊的比例就能看出,這道甜點的份量不少.(吃完主餐已很飽的同時,再看到不知是喜是悲)
外觀很精緻也不錯吃,但是比較綿綿鬆鬆.有彈性的口感,跟筆者印象中的提拉米蘇不太一樣,不曉得是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改良?

吃飽之後跟服務員打個招呼,他就會將帳單送到桌上,可以選擇現金或刷卡.法國沒有收小費的習慣,因此照著上面的價錢給就好,
當然如果有服務員表現得特別周到,給一點小費以資鼓勵也是不錯.給小費的時候記得面帶微笑說自己來自台灣(?

飽餐一頓後,大概是下午三點,天氣變得更加晴朗,騎腳踏車的人也變多了.臨走前在一旁商店花3歐元買了張複製畫,帶回家作紀念.
以上就是冬季聖米歇爾山一日遊的行程.筆者曾經因為舟車勞頓,有想過要安排在聖米歇爾山入住一晚,
但一晚最低也要三千台幣起跳,且以山丘規模來說,不到一天就可以逛完了,認真覺得在一旁的大城鎮雷恩(Rennes)下榻,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還可以順便參觀那個城鎮.冬季的人潮稍少,如果想感受遊客如織的感覺,
從其他分享文看來,應該要夏天造訪會比較熱鬧一些,甚至在遊客中心往聖米歇爾山步行移動的時候,還能看到成群的羊隻呢^^